第十章 首任校长的人选(4/5)

学生们要么都投奔到了抗日部队,要么跟随阎老西迁移至晋南。

以八路军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说,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之间重启上述学校。

经过边区和八路军总部的商讨,大佬们一致决定退而求其次,从实际情况出发,先建立一所医学类的大学为部队输送医疗人才。

毕竟现在部队成功光复了山西,已经有了稳定的大后方。扶持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发展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没理由不进一步推进建设。

在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的羽翼尚未丰满。

敌我之间呈犬牙交错之势,各级部队需要长期保持运动战的状态。

就拿晋东南根据地来举例,当时无论是主力团还是基干团都活动在敌人的夹缝中。基本上没有安全且稳定的驻地,随时都要按照上级的命令转移。

为了保障部队的机动性,所有战士们都得简装上阵,根本没有把大量伤员集中起来的条件。

当时的医生们,只有少部分留在总部的医院,或者跟随师、旅一级的野战医院行动。绝大多数只能隐藏在老百姓中,考虑到安全问题同志们还得经常挪窝。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条件下,医护同志们几乎没什么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医术的提升跟闭门造车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全靠自己的悟性和学习能力。

一旦有了供众人学习、交流的医学院,各级部队军医和医学生们的水平肯定会有新的突破,这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听到副总参谋的话后,一位来自晋东南医学院的教授立刻起身说道:

“要不就叫山西医学院吧,这个名字听起来更正统一些。如此一来,可以潜移默化地吸引流落在省内各地的学生和教授。”

“只要我们可以在教育界站稳脚跟,总有一天会清除掉阎老西残留的影响力。”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纷纷点头,就连副总指挥看起来也颇为心动。

原本黄河也赞同山西医学院这个名字,但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了苗头。

沿海省份和直辖市设立了大量的院校,而内陆的教学资源要差得很多。

未来几十年中,堂堂燕赵大地、三晋大地、九州腹地、齐鲁大地,却变成了人们口中打铁、挖煤、种粮,卖菜的工农联盟。

故乡一望无际的原野,成为了孩子们一生都跨不过去的高山。如果现在不做出改变,以后就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阻力。

拿定主意后,黄河在李云龙和旅长诧异的目光下,从座位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诸位,我们不妨把格局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