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2)

沈越从砂锅里舀出一碗汤,放到寻壑面前,淡淡介绍:“鱼头豆腐汤,最近见你研究花样的同时还要琢磨其他,脑力消耗大,补补脑。”

寻壑点头:“嗯,爷有心了。这是红枣粥?”

“对,邻县今秋新碾的粳米熬的,加了红枣桂圆,益气补血。还有这两样,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以及凉拌藕片,供你夜里你饿了当点心吃。”

“好耶!”

九畹作坊是寻壑亲自选的址,位于城郊的秦淮河畔。白日间,坊外芳草鲜美,夹岸绿树成荫。时值九月,桂子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寻壑紧挨着沈越,吃了大半。期间问起沈越浙江改革之事,沈越只道一切顺利。

永安新秀二地今年改稻为桑、养蚕缫丝的大计推行得甚是成功,沈越功不可没。楚野恭打算替沈越上书要点赏赐,上门问沈越意思,孰料沈越却明确表态:事了拂衣去,坚决不受禄,远离朝堂,甘为草芥。

谈话被寻壑无意听到了,寻壑深知沈越性子,他无意功名是真,但心系苍生更是真。而后寻壑私下找到楚野恭,果从他口里得知成帝下旨在浙江全省推行改稻为桑的新政,楚野恭这新任巡抚急需帮手,是故以此为借口找上沈越,但沈越却坚决不出山。寻壑清楚沈越顾虑在何处,便让楚野恭放心,自己回头定会规劝沈越。

规劝结果就是,沈越答应过去浙江帮楚野恭推行改革,但留宿不会超过三晚。没有沈越陪伴的日子里,由花隐负责照料寻壑每日起居饭食,并向沈越修书报告。

今天恰是沈越在改革之地留宿的第三日,下午匆匆赶回与寻壑相见。

沈越别出心裁,在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上用胭脂点了两点,再用竹叶青榨汁,在圆点后画了‘倒八’两笔,妙手偶得,轻描淡写就勾勒出活泼泼一只黄毛小兔子。寻壑忍不住拈起一块尝了,软糯香甜,入口即化,好吃得恨不能连舌头也一并吞掉。

“爷,我头一回发现日子可以这么自在。”

沈越笑笑,又往寻壑碗里舀了些豆腐,顺带揶揄:“几口好吃的就让你对生活流连不已啦。”

寻壑摇头:“不是。”

沈越纳闷:“那到底‘自在’在哪里呢?”

寻壑有些犹豫。

沈越警觉这是寻壑敞开心扉的前兆,心底紧锣密鼓盘算,面上却佯装不经意,不动声色地引导:“也许我和你的经历不一样,但感受是殊途同归的。现在的日子我就觉得挺自在,虽然比不得别人叱咤风云来得精彩,但每一天我都满足了家人的期待,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这对我而言,就是一种‘自在’了。”

见寻壑有些茫然,沈越笑道:“我这么说你可能觉得难懂,这样吧,我举个例子。以前,每天早上我总会赖一会儿床,但而今一睁眼,我就会想‘不能让鲤儿醒来饿着肚子,我得去做饭了’,所以这一年来,尤其是西北战事归来,我天天早起,只为了让你醒来就能喝上一口热粥。当然,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追求,我年近半百,渴求安稳,而你尚在青年,要你循规蹈矩顺着我的想法度日,未免将太强你所难。我惟愿你平安、健康,但更希望你能真切感知自己存活于人世的价值。所以,即便满怀担心,但我还是跟自己妥协,放你回九畹,参与织造,去追寻你的人生意义……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