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卷末总结(2/4)

次要的有古意新、唐星晴、风乘意。

篇幅极少但用了些心思的有唐少游、徐运涛、李希奇、甘德寿、风天青、龚正平。

有一些在于突出特质(段),有一些在描摹变化(唐),有一些在于立体多面(风),描写方式或正面(古意新)或侧面(风间客)。

总的来说在比第二卷更短的篇幅中塑造了更多更好的人物。

我们常说写人物要深刻,但这一卷写下来我的经验是“深刻”二字重点在“刻”不在“深”,强行追求深度只会导致浮夸。

小说作为载体,信息密度太低,表达的复杂性依托于故事、受限于人物,与论文专著相比肤浅可笑,求“深”是吃力不讨好。

但小说相比专著可以传递体验,这是它的优势。

所以在这一卷,我开始意识到人物要真实深刻就必须有内在的一致性与发展的连续性,并以此构建它们的行为。

譬如段天南。

他不是我写死的。

他的死亡具备内在的指向,是他的性格、愿望与外在环境互相作用后的必然。

而他的性格与愿望又基于他的出身、天资、成长过程中建立的认知。

上述是人物内在的基础,有内在以后便能“发现”他外在的行为。

譬如逐日、砍树、与雪崩角力、传播武道、反抗暴政。

这些行为不仅反映他性格上的豪迈与粗犷,也反映出他一直对自己的理想、处境、结局有清晰认知——一人与天地角力,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再比如风乘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