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无人可用(2/2)

其后,其又连续创作了《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等等作品,既是叫好,又有情怀。

刘森笑了笑,说道:

“m当雄在外面开公司,赚钱了就让他自己去捞钱,亏本了,再仗义出手,拉他一把。至于x小明,就不要挖了。如果顺利的话,丽的迟早还是能收购的。”

王锡照可不希望,新公司一开始就陷入了投资项目亏损的局面。毕竟,他一向是精打细算,不太喜欢盲目烧钱。着急的问道:

“那么,目前公司准备投资,找谁来拍,拍什么呢?”

刘森拿出一本《开心鬼》剧本,微笑着说道:

“剧本已经搞定了。至于导演人选,我觉得不妨跟新艺城尝试合作一下,从其公司借几个人,王百鸣和郜志森。”

王锡照觉得有点不解:

“王百鸣和郜志森?”

请王百鸣还能理解,毕竟,王百鸣在电影行业也算是熟面孔。但郜志森,就比较陌生了。

这也很正常,郜志森现在还未红,真正大放异彩,是在几年后自编自导《开心鬼》系列电影。

当然了,除了《开心鬼》系列之外,郜志森后来的作品反响平平,远不如这个系列能大卖。

这是后来,郜志森在跟媒体交流时阐述的观点:

“我们那个时候在香江拍电影,常常用一句话鼓励自己,就是最好的点子是最便宜的点子,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最便宜的解决问题方法,最好桥段是最便宜的桥段。”

这个逻辑在以剧情、创意取胜的喜剧片中,可以算是颠扑不灭的真理。即使是在美国,也有几十万美元低成本喜剧片横扫影坛,创造上亿美元甚至几亿美元票房收入的奇迹。

而在第一部走红之后,其后续作品,成本飙升至数千万美元预算,但其未必比第一部更惊艳。

比如,《开心鬼》这样的电影,成本仅仅是200万港元。而拿到后世,搞一堆明星阵容,预算一个亿,也未必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也正是因为《开心鬼》的因素,刘森才关注郜志森。虽然,其后来再也没有创作出超过《开心鬼》水准的作品了,但应该还算是一个可以的导演。

毕竟,绝大部分的导演,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状态,毕生也许只能在少数的作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如果把其代表作剽窃,说不准今后其一生都不会有大成就了。

正是因此,刘森决定还是把《开心鬼》提前交给郜志森来当导演。

喜剧片就是一种依赖灵感、创意和天赋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