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克雷数学研究所:我该怎样做才能颁奖?(月票一千(4/5)

很多数学界和物理学界的知名学者,都对徐川上传的‘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表示了关注。

米国加州,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中。

陶哲轩从自己的助理手中迅速接过了下载下来打印好的论文,黑色瞳孔中渐渐开始闪烁起了兴奋的神采。

对于他这样的顶级数学家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看到一道数学难题被解开更让人兴奋的了。

“让我来看看,你在数学领域的功底,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陶哲轩忍不住兴奋和期待的神色,捏了捏拳掌,有些迫不及待坐在了办公桌后面。

对于一个七大千禧年难题级别的数学猜想而言,是否解决它对于数学界来说很重要,但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这个结果其实又不算那么的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个千禧年难题过程中所使用和创造的方法,以及数学理论和工具等等方面的东西。

数学和其他学科完全不同,它重视结果,但更重视过程。

结果对于数学来说带来的是唯一,成功或失败。

而过程,对于数学来说,带来的却是无限的可能。

就像是徐川在解决霍奇猜想过程中所创造的‘代数簇与群映射工具’一样,它的用途远远不止于解决霍奇猜想。

徐川的学生,阿米莉亚和谷炳两人解决的布洛赫猜想,就使用了一部分这项工具。

因此相对比结果来说,数学界更加重视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创造的工具,亦或者思路与方法。

办公桌后,陶哲轩在拿到论文后,注意力就已经全部被吸引了进去。

快速的略过那些对他来说熟悉无比的简述和前言后,从正文的第一行开始,他的目光就再也无法从上面挪开了。

那行云流水的演算过程就宇宙间最神秘的真理一样,夺人心扉,充满了魔力,让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尤其是论文中对偏微分方程与阿尔贝对称群的研究,深入到了令他都感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而更关键的是,那在高维的流形上设置的具有可微结构的不变性耦合子,犹如在海峡中架起了一座通向彼岸的大桥一般,让人可以直达对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