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蜀你狠2.0(2/3)

不知宰相们是没有听懂太宗的意思,还是王继恩在朝中的势力过于庞大,在太宗明确了态度之后,宰相们仍然极力劝谏,说王继恩功劳太大,非宣徽使不足以赏之。

太宗勃然大怒,将宰相们臭骂一顿。最终,宰相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出一个“宣政使”的名号,授予王继恩。

王继恩虽攻克成都,生擒贼首李顺,但贼众依然推戴张余为新首领,继续为祸川蜀,成都城之外十里就是匪控区,然而王继恩却对追剿残余很消极。道理也很好理解,老鼠都死绝了,还留猫作甚?

正因为有贼兵余炽,地区仍然紧张,所以王继恩才得以常驻成都,并继续“便宜行事”。最朴实的养寇自重的道理。

王继恩在成都作威作福,每日饮酒作乐,每逢出入,都有卫队前呼后拥,还有乐队形影不离,无论走到哪儿都有bgm伴随,还有专人拿着赌博器具,以便随时随地赌博取乐。除此之外,王继恩还纵兵劫掠,其部下在成都城里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搞得民怨沸腾。

官逼民反,在贼首张余的号召下,“苦宋久矣”的蜀民纷纷前往响应,民变势力很快死灰复燃。朝廷屡次下旨督促王继恩平贼,王继恩皆置之不理。

自古以来,入蜀大将就没有得到好下场的,王继恩也没逃出这个诅咒。从赵光义拒授宣徽使一事可以看出,赵光义对王继恩心存警惕。赵光义当然看出王继恩养寇自重的心思,忧心忡忡,找来宰相赵昌言商议。

赵昌言打开地图,指画攻取之策。太宗龙颜大悦,当即任命赵昌言为“川陕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让他挂帅出征平贼。

赵昌言连忙推辞。这个活可不好干,分明是从狗嘴里抢肉,王继恩岂能容我?

太宗非要他出征,赐给他宝马、精良武器以及白金五千两,又赐给他几幅手札,里面全是讨贼方略,自王继恩以下,全听赵昌言调度。意思是用赵昌言架空王继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