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蜀你狠(上)(1/3)

【蜀你狠】

毋庸置疑,太祖、太宗对所征服之地的宽厚仁慈,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大宋自上而下对这些地区存在政治上的歧视和经济上的盘剥,例如对待川蜀之地。

太祖消灭后蜀,将大量的财富抽到内地,当时国用紧张,从蜀地吸血无可厚非,然而大宋朝廷却在尝到甜头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一时吸血一时爽,一直吸血一直爽。大宋对川蜀之地展开了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例如设置“博买务”,大搞垄断经营,起初是布帛,继而是茶叶、粮食,在这些生活必需品上搞垄断,低买高卖,明目张胆地利用剪刀差盘剥人民,官府与土豪财主沆瀣一气,对穷鬼们敲骨吸髓,终于官逼民反,川蜀地区民变四起。

淳化四年,川蜀大旱,造成大饥荒,成为大起义的导火索。2月,成都青城县社会大哥王小波振臂一呼,反他娘的。

在王小波反他娘的之前,蜀地已经有各路豪杰反他娘的了,之所以王小波能够后来者居上,是因为相比于其他民变头领,王小波的谋略更胜一筹。

首先是他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后世主流观点普遍认为王小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喊出“均贫富”战斗口号的,而例如黄巢、王仙芝等虽然也有类似“平均”的口号,但只停留在赋役层面上。这种观点见仁见智吧。总之,王小波清晰认识到了社会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的现实问题,针对社会痛点提出解决办法,也是相当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

其次,王小波不仅喊出了动听的口号,还付诸实践,举事之初就拿彭山县县令齐元振祭旗。

齐元振是小官巨贪的典型,此人为官贪暴,当朝廷派来钦差大臣调查蜀地工作时,齐元振一面藏匿赃款,粉饰政绩,一面积极贿赂,当钦差大臣回奏时,举报了多名贪官,却唯独盛赞齐元振是清白好官,太宗赵光义还特意下诏褒奖。与许多落马的官员一样,在落马前都是各种先进、各种荣誉加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