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大眼萌继统5(2/3)

一个中原皇帝,用“北俗礼”,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向契丹人隔空示好。因为石重贵是被耶律德光亲自选中的,他继承了石敬瑭的衣钵,也要继承石敬瑭的政治理念,即辽晋睦邻友好。

在石重贵即位初期,两国确实保持了亲密而友善的互动。在石敬瑭病逝前,契丹的述律太后也“不豫”了,经医治后痊愈,所以后晋派人去契丹告哀,告之石敬瑭去世的噩耗,契丹派使节前来吊祭,并为之辍朝七日;

后晋遣使向述律太后问候起居,祝她早日康复;

契丹遣使祝贺石重贵登基,后晋遣使表示感谢;

契丹遣使送来生日礼物,祝石重贵生日快乐,后晋遣使向契丹进贡黄金表示感谢,随后石重贵又派儿子石延煦亲自到契丹慰问自己的曾祖父耶律德光高祖母述律太后,并进贡黄金;

石重贵平定了襄州安从进叛乱之后,契丹遣使祝贺,值得注意的是,述律太后也派来使节,以大辽太后的名义(中原史册书作“契丹主母”)单独向石重贵表示祝贺,这里涉及到契丹内部的政治斗争问题,我们会在后文详述。

总之,在天福八年(943)之前,两国进行着频繁且亲密的友好往来。

但是,这种友好的氛围很快就被打破,辽晋之间终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这是契丹自耶律阿保机统一以来,对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侵略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的爆发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将在后文呈献。

4,自然灾害

石敬瑭时期,中原年年闹灾,而到了石重贵时期,是月月闹灾。自然灾害的频率比以往更密集,且危害性更大。

史书对于石敬瑭时期自然灾害的记载,基本是报道某某地发生某种灾害,倒了多少房屋毁坏了多少农田冲毁了多少座桥梁……像是新闻简讯;而石重贵时期的报道,则更像是恐怖故事,常见诸如某某地饿死多少人的字样,史官用这种触目惊心的数字向后人们描述当时的惨状,成千上万的人饿死,至于灾情到底啥样,自己去想吧。

天福七年(94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