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石敬瑭的挣扎8(2/2)

钱元瓘向后晋进贡雕龙金腰带和皇帝服饰等物,表示对后晋政权的认可,另外进贡金器五百两白金一万两吴越异文绫八千匹金条纱三千匹绢两万匹锦九万两茶两万四千斤犀角腰带等物,作为封爵赐帅的谢恩礼。

这笔买卖太划算了!接着封赏接着给!

现在,钱元瓘的官方头衔已经是:

“兴邦保运崇德志道功臣天下兵马副元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营田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吴越王食邑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

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这几行字要加在“钱元瓘”之前,是这位同志的正式称呼。

在此基础之上,在一年的时间里,石敬瑭把“吴越王”升成了“吴越国王”,允许建国设置百官;“天下兵马副元帅”升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增加食邑五千户,增加实封五百户,还给钱元瓘的兄弟儿子升官加爵……

总之,石敬瑭全是借花献佛,惠而不费。而每一次的加封改赐,都会收到巨额的谢恩礼,无本万利,稳赚不赔。

吴越钱氏与后蜀荆南和湖南所不同的是,吴越国沿海,所以可以通过海路与契丹取得联系。因此,吴越钱元瓘在与后晋保持友好和平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契丹的经营,不过这也与淮南势力有着本质的不同,吴越国与契丹的交往是单纯而阳光的,并没有针对任何第三方(比如后晋)的阴谋,也没有设置假想敌。

之所以把这三国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高度相似,比如地理位置和外交定位。可概括为:与后晋存在对话的可能,有着对和平共处的共同向往,但同时也与后蜀淮南保持着友爱互助的合作关系,在后晋中央与淮南等阵营之间,拒绝“选边站”,两个我都要。

他们是后晋势力的“外围”。做外围的能有什么坏心思?

外围之外

淮南

淮南势力在石敬瑭时期完成了重大格局变迁,权臣徐知诰篡夺南吴杨氏政权,建立“南唐”。基于这种变化,为了表述方便,此前一直使用“淮南势力”来代指,而不再按照时间节点时而“南吴”时而“南唐”。

不过徐知诰的这种改朝换代是非常平稳的,因为杨氏早就被徐知诰架空了,如今所谓的政权剧变,只是改个国号而已,强力部门和实权人物根本没有变化。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