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当政治家遇到卖国贼(2/3)

于是,契丹人决定趁火打劫,耶律德光终于亲自带兵南下,利用战争积攒声望、收拢权力。

这一次,契丹主力的进军路线选择的是云州,也就是河东北部,因为赵德钧在幽州经营多年,是块儿不好啃的硬骨头。

也正是因为契丹的这次较大规模骚扰,才使得李从珂放石敬瑭归镇河东,抵御契丹。

有了上一次的定州之败,耶律德光这一次打得相当谨慎,与石敬瑭形成对峙,等待出现转机。

这时候,李崧、吕琦为李从珂出谋划策,主张与契丹和解,“攘外必先安内”,先解决石敬瑭再说。结果被“愤青”薛文遇阻挠。

历史给了李从珂一次机会,他没有把握住。

接下来,历史很公平地也给了石敬瑭一次机会。石敬瑭的谋士赵莹、桑维翰等也提出要寻求契丹的帮助,先解决李从珂。

赵莹先出使契丹,请求援助。

急于南下立功的耶律德光立刻请示述律太后,说李从珂弑君自立,人神共愤,我们是替天行道,名正言顺,请求母后批准南下!

述律太后心机颇重,智谋广远,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是说给外人听的,替天行道、支持正义?好处呢?契丹人不是慈善家,世界警察也是要吃饭的。

矜持,不是拒绝,而是在要价。等一个令自己心动的价码。

当时的河东战事是这样的:张敬达、杨光远包围太原,激战不下;李从珂命范延光从魏州带兵向西,穿越太行山,从太原东南面支援;命赵德钧从幽州向西,穿越太行山北部,从太原东北部支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