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亡国之臣(2/2)

李存勖听说朱友贞殉国后,怅然失落,叹息道:敌惠敌怨,不在后嗣。我与他十年对垒,可惜没能活着见他一面。表现出了英雄相惜的样子。也许李存勖真的不是在作秀,毕竟胜利者、自信者都是宽容大度的。如他所说,两家的世仇是父一辈结下的,是李克用与朱温之间的陈年旧账,何况上源驿事变的幕后真凶是大唐朝廷,朱温只是一个背锅侠,这是双方心知肚明的,至于后来李克用拿上源驿事变碰瓷朝廷、敲诈勒索,则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说到底,李存勖与朱友贞私人之间并无你死我活的矛盾。也许,李存勖在进入汴州前,还憧憬着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团圆画面;也许,李存勖还酝酿着逼迫朱友贞参演一出禅让大典

咱俩打了十几年的仗,我终于打进首都,有机会以征服者的姿态与你谈笑风生了,友贞啊,你怎么就走了呢?哎,可惜,可惜!

李存勖命令王瓒把朱友贞尸身暂存在佛寺,而把朱友贞的人头做防腐处理,然后装进木匣,送到皇家太社收藏。

李存勖完成了第二支箭矢的任务。先父临终遗命任务(23)。

李存勖进入汴州前,外戚帮核心人物赵岩逃到了许州,投奔许州匡**节度使温韬。只因为盗墓贼温韬对外戚帮----特别是赵岩,重金贿赂,所以才在后梁吃香喝辣,而赵岩认为他与温韬之间的革命情谊牢不可破,故而前往投奔。

温韬果然出城相迎,无比热情地将赵岩接到城里,然后关门,砍头。温韬掠夺了赵岩的全部财产,然后以赵岩的人头作为投名状,纳给后唐中央政府。

至于后梁帝国最后的精锐之师----沿河前线的段凝,在得知京师危急之后,立刻派杜晏球先行返回京师。至于其动机,有人说他本想与后唐一战,也有人说他是准备与后唐接洽,商谈投降事宜。我个人认为是后者,他根本就没打算跟后唐比划比划,后梁帝国最后的精锐之师成了他卖国求荣的谈判筹码。

杜晏球行至半路途中,遇到李从珂率领的后唐军队,立刻缴械投降;次日,段凝率主力也缴械投降。五万精锐,不战而降。

段凝不同于李振等人,毕竟他手中是有五万精锐部队的,所以李存勖非常谨慎小心,生怕刺激到他们。段凝率领高级将领们负荆请罪,以示自己真心归附,李存勖好言安抚并拿出巨额赏赐,精神物质两手抓,一定要安抚这五万精兵的情绪。

李存勖给段凝赐名李绍钦,给杜晏球赐名李绍虔。殊加礼遇恩宠。

得到赏赐和抚慰之后,段凝卸下了心里的包袱,无比轻松,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竟然丝毫没有羞愧之色。后梁的其他降臣恨不得上前咬烂他的脸。

段凝不愧是外戚帮栽培出来的人才,把无耻卑鄙发挥到了极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讨好后唐政府,段凝与杜晏球联合上疏,实名举报自己曾经竭力舔菊过的外戚帮核心成员,如赵岩、张汉伦、张汉杰、朱圭等,指控他们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