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近代史 1(2/5)

主张教徒独立体会上帝的意旨,教堂各自独立,由全体教徒直接管理。

各教堂之间只有联合性质,并无隶属关系。

专业牧师有教堂全体教徒聘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该教派逐渐演变为政治派别,它代表了中等贵族和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态度较激进。

在革命初期,独立派与长老派联合,利用国会共同与国王作斗争。

独立派领袖人物为克伦威尔,由于其在军事上的胜利,从而使独立派在国会中的地位大为加强。

独立派主张建立共和国,后在各个问题上与长老派的分歧加剧。

在长老派掌权时,独立派和平等派联合行动。

1644年通过的《自抑法》,迫使长老派的势力撤出军队,独立派掌握军队指挥权。

1648年进行的普莱德清洗,将长老派彻底清洗出国会,独立派掌握了国会的领导权。

并在平等派的推动下,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1649年,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独立派执掌政权,把资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高峰。

其间,坚决打击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镇压平等派、掘土派的起义,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并积极为资产阶级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颁布《航海条例》;又在英荷战争中打败荷兰。

1653年,独立派建立以克伦威尔为“护国主”的军事独裁体制。

何谓掘地派?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表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空想共产主义派别。

领导人是温斯坦莱和埃弗拉德。

温斯坦莱原为伦敦小商人,破产后到乡间为人放牧,同情贫苦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

他认为独立派于1649年3月建立的自由共和国并不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自由使用土地”,主张土地公有;自称真平等派,认为基督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真诚的平等派。

1649年4月,退役军人埃弗拉德带领4个农民到伦敦附近圣乔治山冈开垦荒地,人数渐增至二十几人。

温斯坦莱加入,并发表《真正的平等派举起的旗帜》的宣言。

掘地派的活动引起土地私有者的仇视。

在政府的示意下,土地私有者进行骚扰和破坏,推倒小屋,践踏庄稼,围打垦荒者,拉走牲畜。

掘地派不主张暴力斗争,而想用仁爱感化土地私有者。

1650年3月,公社被迫解散。

但是在其他许多地区,有不少支持者,出现了贫民耕种村社公地的运动。

有的地方参加者达千人之多。

由于地主和军队的镇压,到1651年,掘地派运动失败。

1652年,温斯坦莱发表《自由法》,详细阐述了掘地派的主张,描绘了公有制共和国的蓝图。

该著作被认为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与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齐名。

《利维坦》是一部什么著作?

《利维坦》是霍布斯的政治著作。

全称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

1651年在伦敦用英文出版。

全书分4篇:第一篇“论人”,他将人的生命看做一种机械的运动,认为趋利避害、自我保存是人生命运动即人性的根本原则。

在没有任何政治权威的自然状态中,人们为了私利而争斗,呈现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第二篇“论国家”,主要论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出于对死亡的畏惧,在理性指引下,相互间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把它交付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从而组成国家。

主权是国家的本质,主权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不可分割的,臣民对主权者必须绝对服从,但又强调国家的作用在于保护个人的安全。

第三篇“论基督教国家”和第四篇“论黑暗王国”,主要揭露罗马教会的腐败堕落,抨击教皇侵犯世俗权力的行径,提出了政教合一、教权服从王权的主张。

所谓“利维坦”,是圣经中记载的一种巨大的海兽,力大无穷。

霍布斯以此来命名《利维坦》,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为克伦威尔的独裁专政唱赞歌,为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统治奠定理论基础。

何谓“自由否决权”?

1652年,波兰议会通过“自由否决”法令规定,每个议员都可以使用否决权。

无论多么好的议案,只要有一个议员不同意就不能通过。

之后的近百年里,波兰议会召开过55次会议,其中有48次连一个议案都没有通过。

“自由否决权”实际上是操纵朝政的大贵族不顾民族利益,为了谋求私利而实行的一种政策,使国家机构陷于瘫痪,造成了外来侵略势力干涉波兰事务,加速了波兰贵族共和国的衰落。

直至1791年的《五三宪法》才取消了自由否决权。

转而采用多数通过原则。

英国荷兰17世纪为什么兵戈相向?

1650年和1651年英国为削弱荷兰商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曾两次颁布《航海条例》。

165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非经英国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国殖民地通商。

1651年的《航海条例》又规定进口到英国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

荷兰宣布拒绝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并和英国在1652年到1673年间先后发生三次战争。

1675年,荷兰海军又与西班牙海军联合镇压西西里岛起义。

此后,一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荷兰一直处于四处作战中。

频繁的作战耗光了荷兰的财富,英法的竞争又使财富来源减少。

1785年,荷兰的处境已经很糟糕了,公共债务增加到几乎付不出利息的地步。

国家一片混乱。

1795年1月初,法国革命军攻入荷兰;1月18日,荷兰最后一位执政者威廉五世逃往英国。

几个星期后,荷兰共和国就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作为法国附庸的巴达维亚共和国。

你知道圣荷西沉船事件吗?

1708年5月28日,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缓缓从巴拿马起航,向西班牙领海驶去。

这艘船上载满了金条、银条、金币、金铸灯台。

这批宝藏据估计现在至少值10亿美元。

当时,西班牙正与英国、荷兰等国处于敌对状态,英国著名海军将领韦格正率领着一支强大的舰队在巡逻,危险随时会降临在“圣荷西”号上。

然而,归国心切的“圣荷西”号船长费德兹却全然不顾。

“圣荷西”号帆船平安行驶了几天后,1708年6月8日,当人们惊恐地发现前方海面上一字排开的英国舰队时,全都傻了眼。

猛然间,炮火密布,水柱冲天,几颗炮弹落在“圣荷西”号的甲板上,海水渐渐吞噬了巨大的船体,“圣荷西”号连同600多名船员以及无数珍宝沉往海底。

沉没地点经无数寻宝者的测定,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结果:它在距哥伦比亚海岸约10公里的加勒比海740米深的海底。

1983年,哥伦比亚政府正式宣布:“圣荷西”号是哥伦比亚国的国家财产。

人们估计,该国政府已经勘察出沉船的地点。

奇怪的是,直到现在,哥伦比亚还没有对沉船进行打捞。

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是谁?

巴哈杜尔·沙二世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乌尔都语诗人。

巴哈杜尔·沙是莫卧儿皇帝阿巴克·沙二世与其印度妻子所生。

在阿巴克·沙二世去世后,巴哈杜尔·沙于1838年9月28日正式登基。

1848年,戴贺胥就任印度总督后,抛出“丧失权利论”。

根据这一理论,印度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他们的领地和年金就要收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有。

1854年,巴哈杜尔·沙原先所立的太子因病死去。

为维系王朝命脉,巴哈杜尔·沙写信请求戴贺胥允许他另立太子,戴贺胥虽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却宣布巴哈杜尔·沙死后,其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要从红堡迁居至郊区,皇室的赡养金则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万卢比。

消息传出后,印度举国愤怒,一向柔弱的巴哈杜尔·沙也忍无可忍了。

他决心寻找机会摆脱英国人的控制,重现帝国的辉煌。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揭竿而起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军民们攻占了德里,并攻进莫卧儿皇宫红堡,杀掉5名英国人,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

不久德里陷落,巴哈杜尔·沙二世向英军投降,次年被英国殖民当局流放至缅甸仰光,1862年于仰光大金寺去世。

巴哈杜尔·沙从小就是一个瘾君子,抽鸦片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与前代皇帝有所不同的是,巴哈杜尔·沙还是一位诗人,经常写一些风花雪月的诗歌来赞美自己的后宫生活。

印度民族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

印度民族大起义一般指1857—1858年发生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给英属东印度公司服役的印度土兵发动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起义的导火索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

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用猪油或牛脂做润滑油涂在来福枪的子弹上。

当时在装子弹之前,士兵必须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子弹的弹壳,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深怕用嘴接触不纯净动物的脂肪,因而拒绝使用这些子弹。

东印度公司宣称,这种说法是谣言,并且已经换了新的用腊作润滑剂的子弹。

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

3月,第34团的一名士兵潘迪攻击他的英国中士,伤害了一名军士长并开枪自尽。

作为公共的惩罚,东印公司决定取消这个兵团,其他士兵因为不满,推举末代莫卧儿王朝的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掀起抗英暴动,迅速占领了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

英国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锡克教徒和廓尔喀雇佣军的人力,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

《改善印度管理法》于何时颁布?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

英国政府认识到它的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开始进行重大调整。

1858年颁布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

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二世流放到缅甸。

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简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

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

英军是如何征服马拉特的?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英国向西印度的马拉特联邦发动3次侵略战争。

1775年,英国侵略者同僭望王位的拉古纳特·拉奥相勾结,强迫后者签订一个屈辱条约。

1776年,英军以帮助拉古纳特·拉奥为名,侵入马拉特联邦,遭到该邦王公联军的顽强抵抗,被迫放弃同拉古纳特·拉奥的条约。

1779年,英军进攻浦那,被马拉特联邦军队击败。

1780年,马拉特联邦与迈索尔联合抗英,1782年被英军打败,签订《萨尔拜条约》。

根据条约,英国虽占有萨尔塞特岛,但慑于马拉特联邦强大实力,仍被迫归还所夺去的马拉特联邦全部领土。

1802年,英国殖民者迫使马拉特首相巴吉·拉奥二世接受“资助条约”。

根据条约,英国在马哈拉施特拉常驻一支军队;马拉特每年拨给军费260万卢比;英国监督马拉特的对外关系。

马拉特王公拒绝接受该条约。

1803年爆发第二次英马战争,英军万人从南北两路侵入马拉特联邦。

英印总督韦尔斯利以分而治之的策略,先打败马拉特联邦酋长辛地亚和彭斯拉等联军,后又打败了霍尔卡尔军队。

1805年,英印总督巴洛同辛地亚、霍尔卡尔分别签订条约,归还侵占土地,旨在挑起他们同拉杰普特王公的冲突。

1817年,英军12万人入侵马拉特联邦。

在西塔巴尔迪和那格浦尔战役中,马拉特联邦军民顽强抵抗。

1818年1—6月,马拉特联邦的军队在戈雷冈、萨尔皮哈特、阿什蒂和塞奥尼等地不断抗击侵略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