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中古史 1(2/5)

在平定内乱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发起新的进攻。

第二阶段(从7世纪末至8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加强了自己的军队以后,继续征讨外高加索、中亚细亚、伊朗东部和小亚细亚,甚至到达欧洲边界。

696—698年,阿拉伯军据有整个马格里布,于709年前后进抵大西洋东岸。

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岛,以便深入侦察西哥特王国领土。

西哥特人在军事上软弱无力,国中内讧不止以及社会矛盾及宗教矛盾加剧,这支部队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大片土地。

712年,阿拉伯主力在此登陆,阿拉伯在半岛上大部分地区直至托莱多以北的山区建立了统治。

据史书记载阿拉伯曾袭击过高卢南部地区。

732年10月4日,在普瓦蒂埃附近,阿拉伯军队同查理·马特统率的法兰克军队举行会战,结果败于法兰克人(参见普瓦蒂埃战役)。

由于当地居民顽强不屈的抵抗,阿拉伯在西班牙驻军内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8世纪中期爆发的农民起义,迫使阿拉伯军队退出高卢,暂时停止向欧洲进军。

阿拉伯人多次侵入拜占庭的小亚细亚领地。

他们曾经到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两次包围君士坦丁堡(673—677和717),但未能占领这个地方。

阿拉伯人于741年在阿克里昂大战中被拜占庭军队数次击败,已经不再企图征服小亚细亚,但是仍然不断袭击,夺取战利品和俘虏。

8世纪初,阿拉伯人完全占领外高加索,以高加索山脉至杰尔宾特城为哈里发国的北部边界。

705—715年,阿拉伯人侵入阿姆河以北地区——花剌子模和费尔干纳,以及阿富汗部分领土,其中包括喀布尔。

阿拉伯人力图占领中亚细亚各地,便同怀有同样企图的突厥族游牧部和中国人进行斗争。

经过连续作战,阿拉伯军队战胜中国军队及其同盟者,巩固了哈里发在中亚细亚的统治。

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印度河下游地区)。

他们的军队不超过6000人,然而他们的围城和攻城技术装备——掷石器和凿城器很先进,这些器械可拆卸,用骆驼运送。

阿拉伯人连续击败印度人以后,将穆尔坦以北的印度河谷地并入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的对外征服,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的国家为首的、神权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

由于阿拉伯的征战,阿拉伯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国家得到了传播。

其对欧洲的侵略,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直接对立。

两者间的对抗延续了1000多年,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矛盾冲突。

西欧之父是谁?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尊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这时查理帝国东到易北河和多瑙河,西临大西洋,北起北海,南至比利牛斯山和意大利。

查理曼成为西欧的主宰,他统一了西欧,被认为是“西欧之父”,西欧从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区,对此后西欧进行十字军东征,甚至欧盟的建立,都有深远的影响。

查理曼是日耳曼国王,尽管他身边都是些日耳曼骑士贵族,但他任用教士及古典派学者。

查理曼在宫廷集中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阿尔琴(主持宫廷学校),爱因哈特(《查理大帝传》的作者),保罗(著《伦巴德人史》)。

他要求教会和修道院开办学校,设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科,以保存和传播古典—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知识。

这样,在8世纪,构成中世纪西欧文明的三大要素:古典的、基督教的、日耳曼的文化成分在一定程度上第一次综合起来。

虽然查理帝国基本上是日耳曼的,但它却能大量吸收古典、基督教文化。

不过,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相比,查理曼统治下的西欧人,则还是半开化的农民。

罗马帝国与天主教是怎样的关系?

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962—973年在位)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对内则以农奴制和依附农奴制的形式剥削农民。

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

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

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

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

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

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

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

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最终瓦解,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

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

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

何谓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the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6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总体上说,十字军远征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

身裹甲胄的骑士使用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

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

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地决斗,协同动作有限。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

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十字军东征有何深远意义?

由于十字军东征是典型的宗教战争,它的命运也和其他的宗教战争一样,因为宗教理想和现实的出入,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终沦为残酷的玩笑。

不过,为当时人民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的十字军,却正面地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命运,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在政治上,十字军加速了西方封建制度的崩溃。

十字军的堕落和失败,使欧洲人开始对罗马教廷失去信心。

许多诸侯和骑士在战争中客死他乡,也削弱了这些封建势力。

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让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较发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

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了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却仍在当地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欧洲人将它们带回后,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在经济上,十字军把东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业概念(如支票、信用状、股份公司组织)带回西欧,加速了贸易活动,为欧洲日后发展资本主义铺平道路,促进了自14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

你知道圣殿骑士团的由来吗?

圣殿骑士团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定,但一般认为不迟于1120年。

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贵族胡格·蒂·派耶斯和其他8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

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

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