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没权时,做事的方法和步骤(1)(1/5)

第21章没权时,做事的方法和步骤(1)

有的人整日都不办什么正经事,他的理由是“我无权无势,没有人找我办事,我也办不成什么事”。

其实这完全是借口,只不过是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找一个托词。

必须看到,权力是对那些有办事能力的人的一种认可和奖赏,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用好权力。

善于自我推销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这样的人,他(她)们一提到别人,可以滔滔不绝,把别人的优点或缺点分析得头头是道;一讲到自己,特别是提到自己的缺点,不是难以启齿,就是借讲自己的缺点转弯抹角地讲出自己的成绩,以为不这样,就不能表现出自己的高人一等。

这是这些人求人办事的最大障碍。

马斯洛说,在社会上生活的人,谁都有满足自我的需要,都希望别人能承认、尊重、赏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为了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你就需要不断地想方设法,在他人面前表现或推销自我,以使对方从心理上接受自己,为求人成功开通道路。

“自我推销”是一种艺术。

战国时代,古人就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创造出了“无敌的自我推销术”。

这种推销术方法很多,方式也不一样。

例如,张仪是“连横”策略的创始人之一,他由魏国一名不起眼的说客,一跃先后成为魏秦的宰相,以滔滔辩才登上万众瞩目的政治舞台,执战国政局之牛耳。

像张仪这种完全靠自己的游说来谋得显赫地位和财富的人,在战国时为数不少。

自我推销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善于“标新立异”地推销自己。

战国时期,历史上自我推销的人大概要数毛遂名气最大了。

秦军在白起带领下,于长平大败赵军,乘着胜利的余威,秦军长驱直入,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

情况万分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与楚国结盟,请求援兵。

赵王深信平原君的办事能力,他命平原君在数千门客中挑选出20人作为随行,以壮声威。

平原君挑来挑去,只选出19人,还差一个名额。

正在为难,门客毛遂走到平原君面前自我推荐说:“另外一个名额让我来顶上吧!”

平原君对他不怎么熟悉,忙问:“先生在我这里几年了?”

毛遂答道:“三年了。”

平原君对他没有一点印象,便笑着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处身在世上正像一把锥子放在袋子里,锐利的锥尖势必露出口袋外面。

你已经来三年了,我还没有听说周围的人夸奖过你。

先生还是留在家里吧。”

毛遂从容不迫地说:“我要是老早被放进口袋里,那么,这把锥子不是只露一点点尖角,而是整个锥子都会锋芒毕露了。”

平原君听毛遂说得有理,于是就同意毛遂一同前往。

在楚赵谈判大会上,由于楚王无心帮助赵国,谈判没有丝毫进展。

这时,其他的19位门客一齐怂恿毛遂,让毛遂上去谈(原本其他的19个人是准备看他的笑话,看他如何在这样的大场面上出丑)。

毛遂也不推辞,几步登上台阶,问平原君(好像没有看到楚王的存在)说:“为什么还没有结果?”

楚王听了,盛气凌人地说:“你是谁?”

平原君答:“是手下办事人员。”

楚王大声呵斥道:“我在跟你主人谈判,没你的事,赶快给我走开!”

毛遂毫不畏惧,他紧握宝剑凑近楚王跟前说:“大王竟敢呵斥我,不怕欺了我的主人,是依仗楚国军队多吧?

现在大王与我距离在十步之内,大王此刻的性命就握在我的手里,你兵再多,也帮不上忙。

我家主人今天和你说得非常清楚,赵楚联合抗秦,不仅赵国受益,楚国也不会遭受池鱼之灾。

你还呵斥什么?”

楚王见状不妙,忙连连点头说:“是,是,先生言之有理,楚国愿意与赵国联合抗秦。”

就这样,楚赵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几天后,邯郸之围被解。

回到赵国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遂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之师。

如果不是他自荐,今天办事哪能这样顺利?”

从此推毛遂为座上宾。

推销自己是为了办事顺利成功,其中引起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如何才能标新立异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