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小国的无奈(2/4)

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就能引发大规模抗议,如果消息变成了现实,后果可想而知。

路德维希一世摇了摇头:“这些人都只是那帮混蛋推出来的棋子,我不相信他们不知道这么干的后果。

真要是激怒了奥地利人,灭掉希腊他们也没有好处。看看游行示威的路线就知道了,组织者们在有意避开使馆区。

只是他们以为这就能令我们妥协么?又或者是他们认为,可以利用民族主义赶走我这个讨厌的国王?”

民族主义只是一方面,更大的矛盾还是路德维希一世正在推动的工业化改革,这严重损害了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

希腊只是一个小国,既没有足够的商品销售市场,又没有原材料产地。想要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不得不加紧对内剥削。

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工业化的路德维希一世自然不受欢迎了。

卡里奥修首相提议道:“陛下,其实你没有必要这样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工业化进程慢点儿也无妨。”

作为一名希腊土生土长的首相,卡里奥修对这个国家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身居高位,他自然知道推动工业化是最佳选择,并且还是越快越好,拖到了后面的难度只会更大。

然而,看上去美好的东西,却不一定实用。

保守派为了反对改革,放出了更疯狂的民族主义,企图逼迫政府让步。

资本的疯狂超乎想象,普通民众的日子更苦了。不在支持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改革很快陷入僵局。

权衡利弊过后,路德维希一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罢了,既然大家都不喜欢改革,我又何必要做这个恶人呢!

取消所有的工业计划,按照他们的意思,放开棉花出口,老老实实的……”

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无奈。工业化的利益在未来,棉花出口的利益却在眼下。

别看全世界种植棉花的地方很多,但国际市场上仍然是供不应求。几乎所有的棉花出口国,都赚的盆满钵满。

为了推动希腊工业化进程,前不久路德维希一世下令禁止棉花出口,成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

1883年10月13日,希腊放弃对小亚细亚半岛的领土要求,反土同盟四国就战后利益分配达成了一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