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懂你(1/1)

鲍期北和管伯清对视了一眼。目光稍有无奈。“我还要驾车,管道友,你跟文圣解释下吧。”管伯清叹了口气。“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没有办法的下策。”“之前昊元国国主李家虽然被架空,但是大家面上也都还过得去,鲍家等望族也依旧奉李家为国主。”“朱萧索悬赏八个入神台名额,还有一个是主位突破,让人将文圣带去拥仙城。”“毫无疑问,积弱多年的昊元国国主李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出手,想要借这个机会扭转局势。”“李家不甘心于此,一旦获得八个入神境名额,格局又会产生巨大改变。起码会有人认为,李家有机会,并且占据大义,会改投李家。”文通天疑惑:“不过是入神境的资格而已,你们几家都有返本境修士,有何惧?”“返本境老祖自然不惧入神境的李家,但是会忌惮还源境。四个还源境大修在上,秦、程、杨三人又各怀匡正天下之念。让一众返本境修士都不敢肆意妄为。”“夹缝中借力各方,说不定还真能让李家重新夺势。所以,几大家族肯定要阻止李家得逞。况且,八个入神境的名额,确实诱人。”说完,管伯清又摇摇头:“他们昊元国的各大家族接连背主,撤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那我们尚玄国的国主会怎么想?”“谪仙国的程家,昊元国的李家都栽了。那他周家,又岂能独存?所以,鲍道友将文圣带走之时,我们国主周兴世,恐怕也要有所动作了。”“只不过,我们国主不像现在的程前锦和李瑞临修为这么低,他也是个返本境修士。”“如果周兴世雷霆出击,要带兵压我管家,仅凭老祖一个返本境可挡不住。还是得依靠鲍家老祖的帮助才可。”“所以,在朱萧索发出将文圣带去拥仙城的那道悬赏之后,我与鲍道友就已经合议此事。两家的老祖也同意了我们的想法。”文通天听后,连连赞叹:“不愧是当世天骄,真是深谋远虑。”“不过,你怎么会在这里接应鲍天骄呢?”“也是之前圣带来这里,载我上车,一起北上。”“连这里都计划好了?”管伯清微微一笑,没有回应。文通天转念一想:“也对,毕竟管鲍二位天骄,是公认千年未有的奇才。此次争夺,鲍天骄得手,是意料之中的事。”文通天明白了整件事的过程,又怅然地笑了几声:“感谢两位天骄,将此事的来龙去脉都说与我这个将死之人听。到了黄泉路上,我也算能做个明白鬼了。”管伯清说道:“文圣不必如此悲观,朱道友未必要取你性命。”“两位天骄固然是天下英杰,但也太小看我这个活了千年的老东西。”“我也是在两国国主面前侍奉过的老狗。就算没有玲珑心思,也有基本的洞察谋断。否则仅靠着文采一样,定然无法稳坐国都,早晚像冯唐、李广、贾谊、梁鸿那样被贬谪地方。”说到这里,文通天又略带不甘:“我与朱萧索恩怨尚且不论。”“如果不是断定朱萧索会取我性命,二位又怎么会将这种家族密辛说与我听?”管伯清和鲍期北见文通天已然想明白了所有,也不再浪费口舌欺瞒。一路沉默。从管鲍二人的角度,他们不明白朱萧索一个对学识高深之人无比崇敬的修士,为何要对文通天赶尽杀绝。在面对那些才学惊奇之人,朱萧索总是虔诚地像一个教徒。恭恭敬敬。别的不说。爱因斯坦和费马两个人的灵位,已经立在了拥仙城书院数学流派和数理流派的庭院中。灵位之前,是香火不绝的大鼎,还有日日更换的贡品。每日前来修学的修士,都要在书院先生的带领下,一齐先对着两位先生的灵位鞠躬行礼,然后再各自进入讲堂学习。听说,朱萧索还准备将造福此世颇多的程龙泽和才学惊人的鲁新班的牌位,与爱因斯坦和费马的牌位一起立在书院之中。但是因为许多人认为,程龙泽是修仙界唯一的真圣,除了朱萧索未能有谁与其比肩,坚决反对让两个只开创出一个入神理论的凡人与之齐名。至于给鲁新班立牌位,鲁家人同样表示拒绝。鲁家老祖鲁新班师飞升上界了,又没死,为啥要和俩已经死了的人的牌位立在一起。朱萧索只得无奈作罢。到了朱萧索这个地位,已经无需作秀博人眼球。这么做,说明是发自内心。由此可见,朱萧索对于所有学识高深之人,都是无比钦佩。可是,文通天也是个才学惊世之人。修仙界万年未有之奇才。文通天一人,靠着无数能流传千古的诗篇,直接将文经流派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纵然二人都是数理流派出身,却也打心底佩服文通天这种人。在他们的心中,文通天的地位,大略是要与程龙泽、鲁新班等人平齐,不比朱萧索口中的爱因斯坦、费马等人低。就连凡人老农祖华陈,都能因为才学的高深,被朱萧索奉为上宾。一个能留名千古的文坛泰斗,却因为和朱萧索的私怨,落得个凄惨晚年。着实令两人费解。不仅管伯清和鲍期北对此疑惑。朱萧索身边的人也都不理解。就连马保莹的侄女马卫欣,陈朴南的父亲陈古雄两个苦主,都没想到朱萧索会将这件事看得这么重要。唯一能理解的,恰恰是要去拥仙城赴死的文通天。朱萧索对于身边人向来宽仁。马保莹死在他跟前,陈朴南死在他后人手中。马保莹对朱萧索情深,陈朴南对朱萧索义重。恐怕朱萧索和两人之间的情谊,比他们的亲族还要更深厚。而且。朱萧索又是个尊重先贤的体面人。众人以为文通天诗才独绝。可是朱萧索偏偏知道,他自己的诗文全都是抄来的。于公于私。文通天都把朱萧索得罪死了。今朝朱萧索起势。又焉有不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