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宫中(2/2)

李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既然秦国法律是强制性的,那大秦的人就应该知道法律,知道法律,才不会违反秦国的法律。

对此,李斯是非常认同的,因为他是法家的代表。

“难道孔鲋不赞成书院把秦国的律法定为必修课程吗?”李斯猜测着。

江洋点了点头,想了想,又开口,“这一次,我想请你去见孔鲋。”

李斯是秦国法律的制定者,论地位,自是比孔鲋更高。

江洋找李斯,就是想找一个可以助他于明天辩难的人。

李斯心中一动,道:“此事关系到秦国的律法,当然要帮你一把了。”

江洋微微点头,对于李斯的这种做法,江洋很是高兴,李斯曾经是胡亥的师傅,后来李斯和胡亥断绝了师徒之情。

至于现在,胡亥不知所踪,以李斯的才干,若有可能,何不重用他呢?江洋说完明天的辩论之后,就告辞离去了。

******

府邸内。

“太子,你有没有考虑明天要怎么赢这场论战?”虞子期对着江洋询了一句。

孔鲋,可是出了名的!

明天的辩论,江洋不一定能赢。

江洋笑着训斥了一句,“不过是一条鱼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江洋身为储君,又怎会为了一个圣贤之后,耽误大秦大业。

虞子期先是一怔,不过很快便回过神来,一脸的佩服,“果然是皇子!”

到时候孔鲋若是把圣人的话说出来,江洋也不会放过。

咸阳城内,无数学子齐聚一堂。

他们要么是大秦学府的学生,要么是通过了殿试,获得了功名。

这是一名正在前往大秦的书生。

而他们,则是被叔孙通召集到了学堂之中。不过他们和叔孙通一样,都是被大秦学府所收服的。

如果你一味地追逐圣贤之道,那你就没有未来了。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为国效力。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主意。

那名去接孔鲋的书生回来了。在孔鲋的带领下,许多书生都是一脸不屑地看着学堂里那些书生们的议论。

孔鲋若有所思,儒家思想在现在的秦国,真的合适么?孔乌也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就把叔孙通派到秦国去了。

可是,当孔鲋再次看到叔孙通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改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孔子的观点来治理国家了。

相反,他相信“法儒”是可以融合的。两种相反的想法,在孔鲋看来,与叔孙通所说的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对方的缺点,实在是可笑之极。

看到孔鲋一脸茫然的样子,坐在孔鲋旁边的书生心想:“难道孔鲋心里有什么问题吗?”

又有人道,“书院里的读书人输了也就输了,下次再来也是这样。”

孔鲋摇摇头,叹了口气,“叔孙通这一次又发了一封请柬过来,只怕是另有目的!”

孔鲋听说大秦书院,书院,以及科考,皆为一人所设,岂不是一人所为?这个人就是江洋,就是大皇子。

江洋决心营造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孔鲋很佩服他。但是,最近新买的大学,却规定了秦国的法律,这就是孔鲋觉所说的。

这是看不起儒家啊。

大秦学宫中,有许多读书人和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