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王翦:大王又在给赵封铺路了!(1/2)

app2;

看着魏王被带走的身影。

嬴政一挥手。

立刻就有禁卫军将地上装着王玺与舆图的盒子捧了起来。

随即。

嬴政看向了面前的赵封,温和一笑。

“赵封。”

“随孤入殿。”

不等赵封开口。

嬴政一步上前。

直接抓住了赵封的右臂,拉着他向着朝议大殿走去。

赵封顺着嬴政的牵引,向着其中走去。

看到了嬴政步入朝议大殿。

群臣在等待了一刻后,也是纷纷有序的向着大殿内走去。

朝议大殿内!

仍是威肃无比。

赵封被嬴政直接拉到了王位前的阶梯上。

而嬴政也并没有立刻落座,而是看向了前方的群臣。

“诸卿。”

“赵封灭魏凯旋归来。”

“此乃孤之喜,大秦之喜。”

“从今往后,三晋归秦。”

嬴政大笑了一声,对着满朝文武道。

“为大王贺。”

“为大秦贺。”

满朝文武举起朝笏高呼道。

“赵高,宣诏。”

嬴政一挥手。

满朝文武都是一惊,表情诧异不解的看着嬴政,又看向了手持王诏的赵高。

“难不成大王还有对赵封的封赏?”

许多大臣不由得暗想道。

先前已经赐予了赵封连升两级爵位,如今应该不会再有重封了吧?

在朝臣目送下。

赵高打开王诏,大声宣读:“秦王诏谕!”

“武安大营护军都尉赵封于国有功,三晋之亡,吾大秦开疆拓土皆有赵封之功。”

“今,孤甚慰。”

“赐赵封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话音落。

满朝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赵封的身上,继而又余光忐忑的看着嬴政。

在这时代。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每一个都是佩剑而行。

武风是这个时代的风采。

但入殿觐见。

在殿门所在必有禁卫军搜查,身上不可佩戴兵刃,更不可穿鞋入殿。

在殿外还有专门放置佩剑的架子。

鞋子也会有专门的寺人保管。

但此番赐予赵封如此殊荣。

那就无需脱了鞋上殿,更可佩剑入殿。

这等殊荣,整个朝堂上除了赵封以外,再无他人。

在大殿内的群臣全部都是以一种震惊的目光看着,久久难以回神。

这等权柄赋予。

便是来自秦王对赵封的绝对信任。

兵刃上殿,对于君王而言自然是有威胁的。

更何况还是赵封身经百战的武将。

死在他剑下的人不计其数,如若赵封要是想要对秦王不利,那真的可能做到。

但显然。

秦王对他的信任在此王诏也可以看出来。

或许。

这也是送给赵封归朝之后的一件大礼,将这些时日来朝堂上有关于秦王要打压王家与赵家的流言直接击碎了大半了。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不是后世乱臣贼子的标配吗?”

“秦王竟然给我安上了。”

听着这格外熟悉的三句,赵封心底也不由得吐槽了。

想到后世东汉末年。

董卓?

曹操?

他们不正是得到了如此权柄,凌驾于朝臣百官之上。

“上将军,领诏吧。”

赵高转过身,恭敬看着赵封道。

“大王。”

“此等权柄太大了,臣受不起。”

赵封立刻转身,躬身对着嬴政一拜。

“孤赐予的,你受得起。”

嬴政笑了笑,话语却是透出了毋容置疑。

“领诏吧。”

嬴政威声道。

见此。

“谢大王隆恩。”

赵封躬身一拜,从赵高手中将王诏接在了手中。

“入座吧。”

嬴政一笑,对着赵封道。

“诺。”

赵封立刻应道,手持王诏向着自己的位置走去。

当走到了武臣一列时。

原本自己岳父坐着的武臣首位已然空缺了出来,此刻王翦正坐在了第二位,看着来到的赵封,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显然。

如今赵封已经是十七级爵位,在整个大秦内事当之无愧的爵位第一人,在武臣之中也是首席。

如今归朝。

这武臣之首的位置自然是属于赵封的。

“岳父。”

当走近后。

赵封压低声音喊了一声。

“坐吧,有什么回家再说。”王翦笑了笑。

看着赵封归来。

王翦自然是高兴的。

特别是想到了心底的事,那更是美了。

自己的女婿是大秦长公子啊。

“恩。”

赵封点了点头,直接入座。

当看到了王翦右侧的蒙武,赵封也是微微点头示意。

蒙武自然也是点头回礼。

在入座后。

赵封也敏锐感受到了许多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特别是正对面。

王绾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似是偷摸。

感受到王绾的目光,赵封根本没有任何惧色,抬起头,直接对上了王绾的偷摸,脸上则是挂着一抹冷笑,杀意毫无掩饰。

曾经。

赵封对于他们或许也有着几分忍让,懒得与他们计较什么,但他们既然屡屡针对,那就是撕破脸了,赵封也根本没必要怕他们什么的。

感受到赵封眼中的杀意。

王绾身体一颤,就好似被一头凶兽给盯上了。

他不敢再看,只能低下了头。

“老东西。”

赵封低声骂了一句,也没有再理会。

阎庭已经出手了,只待有了足够的证据,赵封会玩死他的。

“如今魏国已亡,疆域已全部为我大秦执掌。”

“对于魏地治理,不知诸卿可有人选举荐?”嬴政俯瞰朝堂,威声道。

“启奏大王。”

“臣举荐上卿王文。”

“作为相邦之子,王文处置政务了得,足可治理一方。”

淳于越直接站起来举荐道。

“父王。”

“儿臣倒是有人选。”

胡亥直接转过身,对着嬴政一拜。

嬴政没有说话,平静的看着胡亥。

“臣举荐胡举大人,论官位,他官拜上卿之职,绝对可担当大任。”胡亥大声说道。

扶苏此刻站了出来:“胡举大人或许有些才能,但相比于蒙毅大人还是有些不如,儿臣举荐蒙毅大人担此要职。”

“臣,举荐上大夫姚贾。”李斯站出来,则是十分沉稳的喊道。

一时间。

在这朝堂上都有着不少人举荐。

毫无疑问。

在这個时代。

官吏几乎都是出身于大族,或者是大族所养。

寒门,平民,几乎不会有太多出头的。

当然。

大秦首先打破了这一点,军功制就是打破这一点的根本。

只不过军功制打破的只有军队,并没有文臣所主导的官场。

才学。

并非是战场搏杀能够获得的。

想要改变这种格局,任重道远。

“果然是派系林立啊。”

“都在争啊。”

赵封则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幕,带着几分看戏的心态。

如同昔日治理韩地,治理赵地一样。

治理魏地也是一样,是大功一件。

看着这喧闹的朝堂,嬴政并没有任何的波澜。

只是当这一声声举荐之声都停下后。

嬴政这才缓缓开口:“都举荐完了?”

目光扫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