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怒从心头起(1/5)

电影市场永远以年轻的观众为主,这是有数据支撑的。

根据过去十年对院线观众的调查,百分之六十五的观众年龄段在三十五至十七岁这个年龄段。

而这百分之六十五的观众里,男性观众又占据百分之五十七的三,女性观众只占据百分之四十二点三。

这倒不是说女性不愿走进电影院,主要是影片类型造成的。

如果是爱情片,或者《夜访吸血鬼》这样的颜值大片,那男女观众的比例就会完全反过来。

这个数据说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电影,有一代人的电影明星。

如今最受欢迎的那几个,无疑是正当红的两个汤姆,施瓦辛格,史泰龙等人。

所以不论是肖恩·康纳利,或者是罗杰·摩尔,本质上都属于六七十年代的影星,属于上一代影迷。

其实肖恩·康纳利在卸任007之后,在八十年代出演了一些不错的片子,运气比罗杰·摩尔好。

所以老头子还算有点知名度,抛开现任007布尔斯·布鲁斯南不谈,他绝对是历届007演员当中最知名的那一个。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肖恩·康纳利继任者的继任者,罗杰·摩尔,在《勇闯夺命岛》剧组的配合下,开始强制拉着他炒作,借着他的名头上位。

现在媒体打出的口号,称如果肖恩·康纳利是最优雅最绅士的老头子,那罗杰·摩尔绝对是最酷最帅最性感的老头子。

性感这个词,曾经也属于肖恩·康纳利,但现在成了罗杰·摩尔的专属。

在肖恩·康纳利看来,这属于罗杰·摩尔和《勇闯夺命岛》剧组借着他的名头来炒作,事先还没有通知他。

曾经的那段历史已经远去,战争的残酷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体会不到。

所以当年轻的影迷讨论到罗杰·摩尔在二战期间的服役经历,通常会觉得很奇妙,有一种这老头很厉害的感觉。

而这就是小吉伯特想要的效果,在影片放出的第二版海报中,罗杰·摩尔位于三大主演的中间,名字也是最大。

上面还有一句很有诱导性的话:真实的经历,真实的存在,真实的故事。

看到这条宣传标语,观众就会忍不住去想,难道《勇闯夺命岛》的故事,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吗?

虽然很多影迷都知道是假的,但在在这个娱乐精神很丰富的国度,使得影迷愿意相信影片中发生的故事是真实的,继而升起对影片探究的兴趣。

想要知道影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那就走进电影院吧!

影片的宣传,罗杰·摩尔和克里斯托弗·李都借着这次宣传炒作,获得了巨大的关注。

肖恩·康纳利同样也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只不过是反面的。

因为媒体只要一提到《勇闯夺命岛》,提到另外两位,就会把他拉出来鞭尸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