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微型方向盘最终方案!(2/2)

难道说,顾总想要的这个微型方向盘,就是瞅准了『探索者4』这款可拆卸模块化手柄,想做一个配套的配件?

顾总说这个微型方向盘可以直接向手柄发送信号,这不就是配件的意思吗?

卢浩成不由得恍然大悟:“哦!明白了顾总,您的意思是说,直接把左摇杆抠下来,装上这个配件!这样一来,就不再是通过机械结构去扳动左摇杆实现转弯,而是直接向手柄发送方向盘的转弯信息?

“摇杆跟方向盘毕竟是不同的,有死区,而且灵敏度会差很多,所以原本的那种简陋的方案,只能说是勉强能用,实际上不见得比直接用手柄好使。

“但新的这种方案,就真的相当于是一个微型方向盘了!可以实现非常精准的操控!”

思路瞬间打开,卢浩成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考虑。

“顾总您还有什么需求来着?对了,要对标方向盘,有震动和力回馈……

“震动这个好说,目前手柄都有震动,只不过是像方向盘一样更新一下震动模式,升级一下震动模块,从而实现不同的震动方式。

“但是力回馈恐怕有点难度啊,方向盘的力回馈都是通过基座来完成的,本来就有直驱电机,但是手柄哪来的电机……

“等等,顾总,您该不会想要在这个配件里,装一个小型的电机吧??”

顾凡看着他,不置可否:“你觉得呢?”

卢浩成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他明白了!

怪不得这小玩意售价那么高呢,显然要正儿八经做的话,还真便宜不了!

为什么必须要有力回馈?

因为用方向盘玩竞速类游戏,力回馈是刚需没这玩意的话根本就玩不了。

最基础的,就是方向盘回正。

拐弯完成后,稍稍松开方向盘,让它自然回正,这是很多人在现实中也会有的驾驶习惯。这对于驾驶者掌握目前的车身姿态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驾驶者会浑身难受,无法通过此时方向盘上的手感来确定车身到底是不是在直线行驶。

而如果想要掌握一些高端技巧,比如漂移,那么力回馈就更是必须的。

因为漂移过程中,驾驶者本来就会松开方向盘、让方向盘快速回转并找准时机重新握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如果没有力回馈的话,这个动作根本就难以完成。

为什么方向盘一直都是在基座上做文章?从齿轮传动到皮带+齿轮传动再到直驱,方向盘所追求的一直是越来越大的力回馈强度,直驱方向盘如果将力回馈调到最大,甚至有可能打伤玩家的手臂。

而目前的那些塑料做的微型方向盘,只是通过机械结构直接连接左摇杆。虽说左摇杆本身有一定的回中力度,但这个力度本来就不大,再通过连接件传到到方向盘上,那就更是几乎没有了。

所以,它是没有灵魂的。

卢浩成拿出本子,在上面简单画了一个草图。

“顾总,您是不是这个意思?

“在『探索者4』这款手柄的基础上,首先将十字键移动到左上方,将左摇杆移动到下方。而后再把左摇杆和右摇杆全都拆掉,装上这个微型方向盘。

“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担心微型方向盘和摇杆发生碰撞了。

“在微型方向盘上,加装一台小型电机,它基本上位于手柄的正下方,通过卡扣结构和手柄直接连接,由它来带动方向盘,实现力回馈。

“由于玩家只是用两根拇指才操控方向盘,所以这台电机不需要太大,但只要有力回馈,就足以大幅提升玩家的使用体验!

“对吗?”

顾凡微微点头:“嗯,差不多。不过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方向盘的造型,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

卢浩成想了想:“您是说……可以再加两个手指按的位置?”

目前,这个方向盘基本上是『一个大圆带两个小圆』的结构。大圆就是方向盘的本体,而两个小圆分别位于方向盘的3点和9点钟方向,对应着玩家的两个拇指。

这两个小圆是一个微微下凹、类似于摇杆帽的扁平结构,这是为了方便玩家的操控。

毕竟真实的方向盘是玩家用整只手握住的,而微型方向盘只用到手指,如果不做这个结构的话,很容易打滑。

这也是目前市面上那种粗劣微型方向盘的主流设计。

但顾凡这么一提醒卢浩成瞬间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结构还是有些缺陷的。

因为这意味着玩家最多也只能打四分之一圈。

玩家顶多是将拇指转动到12点或者6点钟位置,就没办法再继续转动了,手指头不够长。

但在驾驶类游戏中,四分之一圈是绝对不够的,即便是顶尖的F1赛车基本上也要转半圈才可以。

所以,要考虑到玩家做出转半圈方向盘的这个操作,就需要在12点和6点钟位置再加入两个拇指的可按区域,这样一来,玩家可以先用右手拇指转动半圈,然后用左手拇指接力转动半圈。

甚至可以两只拇指反复交换接力,想转多少转多少。

最后再松开方向盘,让它借由力回馈回正就可以了。

顾凡对于卢浩成的悟性非常满意:“嗯,很好,卢总啊,你现在的这个设计方案,总算是能让甲方比较满意了!”

卢浩成愣了一下这是我的方案吗?这不就是你这个甲方一步步引导我搞出来的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