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空地,步坦协同(2/2)

古德里安也说过,协同作战就如同乐器的演奏,不仅需要独奏,更是需要其他乐器配合。

坦克就是这一领奏乐器,而步兵就是协助的其他乐器。

为了打出根据破坏力的效果,所以闪电战中运用了摩托化步兵,是为了让步兵跟上坦克的进攻节奏,甚至就连骑兵单位也运用上了。

而在国内,别说是奉系没考虑到这点,就连淞沪战场时期也没考虑到这点。

当然也不是说没考虑,也可能是没能力组织专业的步坦协同作战体系。

所以在淞沪战场上,国军的确投入了坦克部队,但更多地就是将这些坦克作为掩护步兵和挡子弹的工具,步坦协同也就是无稽之谈了。

当时的战车一连连长就曾表述过。

‘战车一连的坦克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有所损耗,车况极差,在攻击前必须进行整备工作,而且日军火力较猛,步兵无法跟进。’

哦,这是他的原话。

也算是说明其中的一个问题,要知道装甲部队的需求远比一般部队大得多。

装甲部队需要配备能跟得上它们进攻速率的摩托小队或者骑兵单位,也就是需要一些专业人士协同作战,这样哪怕坦克行驶途中,也能时刻进行检修。

而且坦克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极差,这也需要步兵侦查外界环境再让坦克部队做出相应部署。

电视剧那种,始终都是坦克部队顶在前面的,对,他也不那么对。

同时那种能够迅速靠近东洋人坦克,然后迅速安装炸药包的情况,同样是对,也不对。

不对,是因为很难靠近坦克,因为坦克附近势必伴随着大量东洋摩托化部队乃至步兵单位。

对,是因为,需要付出很多生命,在所不惜也要靠近,不然步步推进过来,只会一点生存空间也没有。

堑壕对坦克的阻挡效果极低,一旦敌军坦克方阵推进至堑壕,基本上也就意味着这条战线的沦陷。

当初淞沪战场,就曾出现不止一次的因为步坦协同的不足,而导致坦克完整的被东洋人缴获。

如一辆坦克协同步兵延其美路第二桥方向进攻时,遭到了东洋人的猛烈火力拦截,被迫后撤途中,不慎驶入河滩的淤泥中无法行动。

虽然酣战许久,坦克机组人员成功逃生。但这辆坦克还是被东洋人完整缴获。

成为这场战争中首次缴获的坦克,这就是没有提前侦查地形的后果。

此外还有两辆坦克,在战斗之初就作为步兵推进的挡板,一路抹黑向前。

在驶深入虹口的东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坦克就已经与步兵严重脱节。

这使得坦克遭到东洋人密集扫射,最后车长被瞄准孔的子弹击中,车载武器发生故障,两辆坦克只能原地等待救援。

然而两个小时后增援还未出现。

后无奈连长只能让坦克原路返回进行补给,结果被友军警戒哨给拦住,不许坦克进入。

连长只能无奈徒步前往负责军官接洽,由于缺乏掩体,行走途中被东洋人榴弹击中。

后因坦克失去指挥,二连连长又与部队失散,步坦协同再度脱节,最后坦克连带着机组人员被战防炮给击毁。

这场战争,不仅打没了几十万军队,更是将这支新组建没多久的装甲部队。

也是当时仅存的装甲部队打的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