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章 考题(1/2)

朱载坖为什么要试探南方官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朱元璋为什么伟大?

抛开诸多历史功绩,老朱最大的功绩就是整合了华夏南北。

唐末,北宋以来分开的华夏南北,加上连南战乱,南人北人的歧视链已经深入人心。

当年明朝大军收复山东,河南的时候,甚至需要当地人翻译才能听懂当地方言!

朱元璋虽然强行合并了南北,恢复华夏故土,但南北之争贯穿整个明朝。

洪武年间著名的南北榜案,其实就是在元朝被黄金家族宠坏了的南方官绅对新生明朝的一次试探。

不然你怎么解释几十个进士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巧合?可能吗?

朱元璋给官员们涨薪的可能性都比这大!

如果老朱那一次妥协了,从此朝堂就不会再有北方人的身影!

多可怕啊!

明末,多尔衮都攻破山海关了,南明朝廷还在内斗,还在观望,甚至都没有一次像样的北伐。

归根结底就是南方官绅打心底里以为北方战乱跟他们没关系。

你辽东打仗关我江西什么事儿?

哎,清朝初年,又是这帮南方官绅又闹腾了,抗拒交税。

当然他们找的理由很充分,我们哭庙啊!我在哭皇帝啊!

只是顺便抗个税而已。

这一招在明朝肯定好使,但这时这帮人似乎忘了他们已经剃发易服了。

他们似乎忘了在明朝高喊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他们,这个时候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老爱家可没有老朱家那么好说话,老爱家真敢杀读书人,士大夫,官员。

老爱家杀人也不需要理由,你哭皇帝我也可以杀你。

清初江南三大案死亡人数跟洪武四大案死的人数差不多。

所以,南北问题是朱载坖这个皇帝也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一直存在。

他想的第一步就是先提高北方官员数量。

现在朝廷的南方官员大概占六七成。

需要减少这个比例!

陆树声道,“陛下,臣附议!”

“陕西,山西去年多次遭遇俺答侵犯,伤亡几万人!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学子迫不得已放弃求学?”

“陛下此政乃是仁政,显示陛下仁爱之心,必将被边境学子感恩戴德!”

朱载坖笑着点点头,刚要开口,王希烈便反驳道,“这个特例口子不能开!”

“边境地区何止北方?南方呢?西南呢?沿海诸省呢?这些地方的学子是不是也要朝廷承担路费?”

“陆学士可知,这将是多大一笔开销?”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往后的恩科怎么办?朝廷总不能只恩惠一次就收手吧?”

朱载坖看着这些人,脑海中回忆着他们的籍贯。

张四维,山西人。

殷士儋,山东人。

吕调阳,王希烈,陆树声是南方人,分别是广西,江西,南直隶籍贯。

陆树声站在北方学子这边,也算在北方人之列。

三比二。

“你们都发表一下意见,之后朕在决定!”,朱载坖暗笑一下,“支持的举手?”

张四维,殷士儋,陆树声举手。

朱载坖看着吕调阳和王希烈问,“诸位,民心如此!”

还来不及他们搭话,朱载坖朝乾清宫外的小太监喊道,“传口谕,内阁拟旨,陕西,山西,辽东,去年遭遇战乱的地区,驿站免费接待赶考学子!”

“另,从内帑拨款,给那些因战火而不能赶考的,学习的学子们,由当地学政供给学子们文房四宝,书本,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