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李元昊你在哪呢?再不回来,西夏要没了哦!(2/2)

不仅是建筑的规模,钱财的耗损,一颗硕大无朋的羊头骨,还立于殿门上方,垂挂下丝丝缕缕的绸带,一头头神骏的飞鸟围着绸带,盘桓不定,轻鸣不绝。

跟在李德明身后的,都是执掌大权的亲信臣子,大部分是党项人,也有西羌族,甚至有被收为家臣的汉人,可此时此刻,他们都如敬服神迹般,放缓脚步,对着羊头礼敬,眉宇间浮现出深深的肃穆之感,口中喃喃低语:“青羊神护佑!赐福众生!”

李德明闭了闭眼睛,将忌惮之色压下,带头祈福:“青羊神护佑!保我党项祖业不失!”

双手交叉位于肩膀,对着那硕大的羊头行了庄重的礼节后,李德明拾阶而上,来到了殿宇门前。

吱呀!

几乎是他刚刚走完最后一节台阶,殿门打开,一位身穿萨满衣袍,头戴青色面具,手持骨杖的人漫步而出。

李德明脚步沉稳地迎了过去:“侍者安好!上师出关了?”

“大王!”

那被称为侍者的人点了点手中的骨杖,以作敬意,面具后传出温和好听的声音:“上师得神感召,灵体出游,还未出关!”

李德明并不奇怪,声音依旧平和,却有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还望侍者去唤醒上师,本王有要事相商!”

“大王不必焦虑!上师早知大王要什么!”

侍者的面容隐藏于面具之后,但语气里却是似有似无的轻笑,从袖中取出一物,递了过来:“这是宋人还未发出的檄文,请大王过目!”

“还未发出的……檄文?”

李德明神色莫名地接过,翻开一看,脸色很快剧变。

檄文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章,但实际上,自汉朝起,对待敌人往往少用檄文,多是征讨叛逆时,才讲究一个公告天下,名正言顺。

所以历史上,北宋是没什么著名的檄文流传于世的,无论是和辽国交锋,还是和西夏厮杀,都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敌,弄出一篇檄文来没什么作用。

倒是南宋初年,有一篇《代岳制使飞移河南郡县讨刘豫檄》,即岳飞进驻鄂州之前,向伪齐地区散发的声讨刘豫,和对伪齐军民招降的檄文,名传后世。

现在西夏还未正式立国,虽然早早割据一方,可名义上终究是宋辽的属臣,所以的檄文里也是明显的居高临下,以宗主国的身份斥责属臣:

“敕交河西羌族各部军民官吏等,眷惟李氏德明世受王爵,抚纳之厚,实自先朝,然攻犯边关,干国之纪,刑兹无赦,致天之讨,师则有名……”

“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咸怀敌忾之气。”

“王师所至,弗迓克奔,咨尔部族,久沦涂炭,如能谕王内附,率众自归,爵禄赏赐,当倍常科,旧恶宿负,一皆原涤……”

后面的话,李德明没看下去。

他的汉话水平不俗,虽然看得磕磕绊绊,但连猜带蒙,大概明白,就是骂他李氏忘恩负义,然后劝说其他部族,归顺宋廷,之前的恩怨并不计较,一笔勾销。

这倒是没什么,李德明暗暗欣喜,果然宋廷还是宋廷,为了展现上国威仪,用这种云里雾里的话语,河西之地又有多少人能看懂?

那些看懂的,又岂会将意思原原本本地告知看不懂的人?

这份欣然,直到契丹文部分,才戛然而止。

李德明看了几句,脸色就白了下去,等到将篇幅不长的契丹话檄文看完,脸色已是变得难看无比。

这篇檄文之所以还用契丹话翻译了一遍,就是将深奥的语义变得直白,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

关键在于,由于辽国是西夏的靠山,党项又没有自己的文字,并且亲善契丹,各个部落里面识得契丹话的,远比起汉话要多,如此一来,根本毋须特定的翻译,只要传阅着,各部落就能看懂。

再结合辽国之前的翻脸,这篇檄文甚至有种宋辽两国结盟攻夏的感觉,至少在一些不明政局的党项部落里,肯定会这么觉得……

李德明将契丹文字反复看了两遍,猛地合上,咬牙切齿:“檄文是谁写的?宋廷怎么允许他用契丹文写?”

侍者回答:“檄文由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并州知州杜衍所写,契丹文的翻译,则是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麟州知州狄进所做的!特意用契丹文翻译,传遍各部,明显是这位狄相公的意思!”

“狄进……狄进!《定边十策》就是此人进献宋廷的!出使辽国的也是此人!怪不得我儿要杀他!杀得对!杀得很对!”

李德明理解错了儿子李元昊最初的用意,却于最后的结果不谋而合,语气森然地道:“这封檄文,要多久后发出?”

侍者道:“不出十日,就将传于银夏各族,大王现在出发,还来得及!”

“兴灵初定,你让本王去银夏?”

李德明目光沉下,那凝如实质的眼神,好似要穿透面具,狠狠刺入内心:“这是上师的安排?”

“自然不是!”

侍者不慌不忙地摇了摇头:“上师传达神谕,从不命令世人,是在下看过檄文后,觉得大王该动身了,宋人的进攻目标,显然不在兴灵,而在银夏……银夏若失,兴灵必反!”

李德明胸口的疼痛感越来越剧烈,脸上的苍白之色难以掩饰,但眉宇间已然恢复平静。

对方说得没错,西夏有两个核心地域,一为兴灵,一为银夏。

兴州和灵州是政治中心,预定的国都所在,位于黄河之畔,荒漠之中,有七百里瀚海阻隔,即从宋朝的边境进攻到这里,得穿过七百里的沙漠,兵力难及,后勤困难,可谓易守难攻。

除兴灵外,由银、盐、宥、洪、夏几州合称的银夏地区,位于横山北麓,向兴灵提供西夏一半以上的财税,是经济和募兵重地,这里对于宋人来说,没有那么遥远了。

历史上,范仲淹、夏竦等守边臣子的对夏战略,就是横山攻略,即控制横山地区,破掉西夏的东南防线,收复同在无定河畔的银州、夏州,被党项人视为生命的青白盐池,也将落入宋人之手。

不过由于是李元昊带兵进攻,有着战术上的主动,宋廷想要反扑时,两国已经陷入战争胶着,双方你来我往,虽然自从李元昊的军事巅峰,此后的几代夏军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宋军想要打下一块地盘,并将之消化,也是千难万难。

靠着一路修堡寨的蚕食战术,啃啊啃啊,凭借几代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把横山啃下来了,已是徽宗朝,女真人南下了……

现在进攻的一方换成宋军,檄文里面毫无掩饰,几乎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各部,陕西将出兵,过横山,攻银夏,河东也将出兵,直接由黄河西岸,杀入银夏,两路大军夹击。

历史上这么做,也很难灭掉西夏,因为西夏已经立了国,哪怕宋军能暂时打下银夏地区,也很难在当地此起彼伏的番人反抗中,迎击从兴灵而来的夏军。

而现在,西夏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只是党项人整合各族凝聚成的一个政权,宋军可以避免七百里瀚海的地形劣势,广发檄文,再一举拿下银夏之地,兴灵地区的党项各族恐怕直接就反了,党项四分五裂之下,沦为如吐蕃那样的一盘散沙,再无抵抗之力。

“青羊神庇护!”

李德明深吸一口气,再度对着羊头行了礼节:“不知侍者可否向神游在外的上师,转达本王的一个请求?”

侍者顿了顿骨杖,微微笑着:“大王请讲!”

李德明以平和的语气,直言不讳的态度,说出了身为大王本不该有的卑微请求:“还望上师寻到我儿元昊,将他带回,本王无能,难挡宋人兵锋,我西夏的生死存亡,就落在这位世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