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各方局势(2/5)

返回北京后,他将朝政渐渐交给朱瞻壑处置,让朱祁钺兼顾中学学业的同时,在放学后前往武英殿学习。

至于朱高煦本人,他则是一心投入到了“编书”的工作中去了。

时间流逝,一车车物资往西北运走,一船船物资靠岸大古剌、交趾。

不管是在西北还是西南,大明朝都有着很大的动作。

与此同时,昆仑洲的消息也送抵了北京城。

叛贼钱廖被麾下兵卒束缚送往了军中,郑和与杨展已经在押送他回来的路上。

昆仑宣慰司的戚昇与弗朗机国签订了贸易条款,但弗朗机国并不承认大明朝为其宗主国。

对此朱高煦早有交代不用强求,毕竟他并不在意西洲那点资源。

昆仑洲事终,东洲及北洲各地的府县先后设立。

二月初二,宋王朱瞻圻带着他的两护卫乘船前往了东洲靖海府就藩。

三月初一,随着户部的钱粮调拨各地,铁路、轻重工业、农业经济全面开花。

一时间,整个大明朝的工价都似乎随着提升了不少,而百姓脸上也不乏笑脸。

“工价四十文?!”

“这比苏州城还高!”

“这还不用出院门受气呢!”

“这些贪官杀的好啊,不杀了他们,我们哪有这好日子过。”

“哈哈哈哈……”

茶馆之内,一些人拿着当地的府报翻阅,对于其中朝廷雇工的条件和工价感到震惊。

而后,他们纷纷将朝廷涨工价的事情归根到了贪官污吏盘剥江南的事情上。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想,那主要是朝廷是这么说的。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大明报》所刊发的四期报纸都在对一个问题反复讲解,那就是江南的庚戌贪腐案。

在报纸中,朝廷将惠民政策迟迟无法落实归根到了案子之中落网的官员吏员,以及那些和官员勾结的商贾身上。

报纸上的内容是,朝廷并非没有拨钱来修建江南的工程,只是因为贪官污吏联合商帮阻挠,这才导致这些工程无法落地,百姓没办法得到高收入的工作。

这些趋近白话的解释,让每个识字的百姓都能了解情况。

他们生活在朱高煦为他们编织的信息茧房内,以他们能掌握的信息来推断,殊不知他们所自我分析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朱高煦所引导的结果。

他们所猜想的这一切,也被在江南巡查民情的于谦看在了眼底。

“报纸……”

于谦脸上表情复杂,他觉得皇帝用这些手段来引导舆论,实在不是圣君之所为。

此刻的他很拧巴,他接受的教育是传统的儒家教育,直到他即将科举,才接触到了如今的新学。

他儒家教育的一面告诉他,皇帝这么做不是圣君之所为。

他接受新学的那一面告诉他,皇帝的做法反而能让天下安定。

话语权和舆论都掌握在朝廷手里,总比掌握在那些士大夫手中要好……

面对这两种思绪,于谦郁闷的拿起酒杯抿了一口。

他不得不承认,天下正在与江淮当初与他说的一样在前进。

陛下确实兴了大案,也确实办了许多冤假错案。

可是这些冤假错案建立在的是少部分得利者身上,而案子过后,获利的却是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天下的百姓。

从实际来谈论,百姓确实得到了实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