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人没了(3/4)

就针对如何防止或是应对去工业化的措施,陈国华真的还能够说出很多来。

比如说很多人不乐意进厂打工,对不对?

未来大家手里都有钱了,都希望能够过上好的生活,所以肯定不会乐意进厂打工去挣那几个窝囊费。

事实上,在原时空的二零二四年,陈国华也知道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开直播这样的方式,甚至是直接躺平。

但那个时候的工厂,比如东南沿海的很多工厂里,其实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在打工,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不吵不闹地打工呢?

一是教育分流。

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参加高考,但似乎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很多人连高中都没读完就跑去打工了,而且很多人高考结束之后就跑去打工了。

就算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大部分岗位竞争对学历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就逼得很多人不得不进厂。

因为进厂的工资比坐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超甲级写字楼当白领的工资要高很多,所以这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二是房贷、车贷。

当代社会的一大骗局,那就是贷款。

很多年轻人过早背负房贷车贷,他们不得不一辈子都待在工厂里打工赚钱还房贷。

而且他们还得经常喝一些浓度十分恐怖的毒鸡汤: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很多人不得不进厂打工,因为他们需要花费的地方太多了:房贷车贷、孩子的开销、个人生活开销等等。

基于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必然也只能够选择进厂打工。

以及一些很多原本在大公司、大厂拿着一两万月薪的‘中高层白领’,经历裁员风潮之后,他们这群人的出路不外乎送外卖、当顺风车司机、卖保险等等。

然后几个月半年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发现,还是进厂打工更香。

所以,工厂怎么可能会缺人呢?

根本不会缺!

这些办法也仅仅只是其中一些很简单的小手段罢了。

根本不值一提。

在更高的层面,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办法,只不过这些办法嘛,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罢了。

宋序言和王定佐两人听完之后,人都傻了。

他们愣愣地看着陈国华,一时间都分不清楚后者到底是资本家还是科学家了。

好家伙,这样‘剥削’手段,陈国华完全就是信手拈来,简直可怕到了极点。

就在陈国华他们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莫斯科这边,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搬家策略’。

赵尊民、张青山、马寿昌他们都完全遵守陈国华他们的命令,按部就班地执行这些策略。

在莫斯科郊外一处豪华别墅小区里,陆同华他们所在的小队,今天来到了这里执行任务。

“陆队,这儿就是季米特里的家了,这一次应该也是一条大鱼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