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取舍,闯入正赛(2/3)

所谓新官上任,首先得和手底下的第一大将处理好关系。

网球运动的特殊性,以及华夏相对薄弱的人才储备,让对方根本没得选。

一行人闲聊了一会儿,陈然先终止这次谈话。

“嗯,各位领导,明天就要比赛了,我得回去休息了。”

陈然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资格赛足足有三轮,可不能有大意。”

“也对!”孙晋芳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道:“芳姨在这里预祝小陈打入正赛,创造历史。”

在陈然离去后,孙晋芳和梁辉两人相对无言。

沉默了一小会儿,梁辉小声开口道:“孙主任,戴维斯杯的事情你可没提啊?”

“你不是说小陈已经承诺参加三年后的多哈亚运会吗?”孙晋芳瞥了一眼梁辉,淡淡而道,“还有,戴维斯杯很重要吗?”

“戴维斯杯是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办的男子网球团体赛事!相当于其他项目的世锦赛、世界杯。”梁辉无奈地解释道。

“戴维斯杯有奥运会、亚运会重要?”孙晋芳挑了挑眉毛,反问道,“再说了,戴维斯杯是团体赛,靠陈然一个人有什么用,反而会增加他的比赛负担。”

正常来讲,大多数体育项目是奥运会大于世锦赛大于亚运会。

但网球太特殊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运动,戴维斯杯的存在感非常低。球迷们对网球赛事的印象一般都是四大满贯和各大巡回赛,戴维斯杯形同鸡肋。

甚至站在亚洲运动员的角度,亚运会都比戴维斯杯来得重要。

“我自己也是从运动员过来的,知道运动员不是机器人,不可能每场比赛都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戴维斯杯只会增加陈然的负担,为了奥运会和亚运会,还是适当取舍吧。”孙晋芳侃侃而道。

“戴维斯杯每年都有……”梁辉顿了顿,有些无奈地说道,“如果陈然连这个比赛都不参加,以后国家队的任务就奥运会和亚运会了?”

奥运会和亚运会隔了两年。

这也意味着陈然以后只需两年代表国家参加一次比赛,简直是轻松加愉快,整个华夏还有比陈然更自由的运动员吗?

“其实……即使是亚运会,陈然在参加了下一届之后,未必愿意参加下下界啊。可能对他有吸引力的只有奥运会了。”孙晋芳点了点头,“我来网球协会之前,也做了不少功课。”

“不得不说,网球运动有些特殊。所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

在孙晋芳看来,以陈然的实力奥运会金牌不好拿,但亚运会金牌大有希望。

她的选择是放弃戴维斯杯,让陈然提高对亚运会的重视程度,为国家赢得那枚网球男子单打的金牌。

孙晋芳也观察过陈然,知道这个小伙子是讲道理的。

自己给出了诚意,让陈然无需参加戴维斯杯这样的鸡肋比赛,对方也会在亚运会里尽心尽力为国而战。

……

陈然在返回房间后,其实心里也带着一些疑惑。

按道理,这些领导声势浩荡地过来,应该有要事商量。

既然对方没提,他也不会主动去问。

在陈然的潜意识里,明年的雅典奥运会离现在还早,即使网球管理中心要未雨绸缪,也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一年半的时间变数太大了,如状态起伏、伤病影响。

不过陈然有一个原则,奥运会他是想参加,届时也会竭尽全力地去为国比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在奥运会前夕的温布尔顿公开赛里收着打,甚至有所保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