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环环相扣(1/2)

最后一页分镜图,一群洁白的和平鸽展翅飞向了蓝天白云。

《这一片蓝天,是他们曾经飞过的地方》。

啪、啪,两滴眼泪掉落在分镜本上。

“哎呦~”

“呦呦赶快……”

邵逸芙和黄沾,同时手忙脚乱的抽取纸巾小心擦拭分镜簿。

“其它先不说,”

邵逸芙重新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就是这本分镜,我都非常喜欢。”

黄沾听后愣了一下。

在这之前,他早就瞧上这两本分镜了。

“那六叔你准备留下哪一本?”

黄沾笑着问道:“是这一本,还是另一本《音乐与和平》?”

“这个嘛……?”

这个问题,正好也是邵逸芙正在纠结的问题。

很明显,他两个都想要。

可就在刚刚翻看剧本之前,黄沾已经对他说过:二者择其一。

所以,在之后观看两部剧本的时候,邵逸芙已经同时在心里比较上了。

不得不说《音乐与和平》的英德二战戏码,本身就非常戏剧性。

但偏偏这种戏剧性,竟还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这几个元素揉在一块是什么?

是令他眼前一亮的收视率。

捎带脚的,还能提高一下如今TVB的海外视角。

至于第二本,发生在本土的二战就更不用说了。

他国的历史再感人,都不如自己人来的深刻。

这种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只需一個画面就能全体代入。

更让邵逸芙没想到的是,这位名叫江山的编剧,居然直接以分镜的手法来展示剧本。

文字配合画面的联手冲击,他哪能招架的住。

什么叫爱不释手?就是拿到好东西不肯撒手!

“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荡气回肠的剧本,我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邵逸芙拍了拍膝盖上的剧本:“拍,一定要把它拍出来。”

“这么说,你准备留下这部飞行员的了?”

果然和他估计的一样,黄沾伸手准备拿回另一本。

“别动,”

可惜邵逸芙没给他机会:

“你帮我回去问问那位编剧,能不能两部剧本都留下。至于稿酬嘛……你先问问他的意思。”

……

第二天上午,刚走进报社没多久,江山就接到了从香江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黄沾,二话不说先为了南商银行广告的事,感谢了江山一大段。

之后,才把话题转到了反战公益广告的身上。

“他们两个都想要?”

“江生,你不用看我的面子,有什么要求尽管开,我去和电视台谈。”

“……”

抓着电话的江山,一时没着急搭腔。

这么看来之前谈好的20万稿酬,已经板上钉钉了。

那么……来回琢磨了一会后,江山干脆道:

“既然无线台那么喜欢,我就把两部剧本都给他们得了。”

“都给他们?两个?”

“嗯!”

“这么一搞,六叔肯定要记下你这份人情了!”

“不过有一条你要帮我盯紧了,一定得保证剧本的拍摄质量。”

“这点你可以放心啦,六叔会亲自跟进的。另外我们‘黄与林’为江生伱准备了一个……”

“大家既然都是朋友,互相关照也是应该的,红包就免了吧。”

在江山看来,适当的时候铺垫些世故人情,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

《这一片蓝天,是他们曾经飞过的地方》,这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飞行员们的英勇事迹。

江山采用了花絮方式,平铺直叙。

再配以原型人物各自的家书、口头禅、战前留言……

将“战争无情人有情”的悲壮历史,打包送到观众们的眼前。

务必确保和平年代的群众们知悉,在同一片蓝天白云下,也曾有过这么一群人。

他们的名字也许无人会记得,但他们的选择则永远应该被铭记。

剧本的最后,江山的画笔令那些逝去的生命都活了过来。

说起来,这应该也是大家都愿意看见的结局。

可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画面,才更让观者心碎。

因为谁都知道,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了!

除非……战争没有来过。

“反战公益广告”的目的,也就由此处达成了。

……

有关中国航校的影视剧,之后的台弯、香江、大陆都曾拍过。

香江的《烽火佳人》、台弯的《笕桥英烈传》、以及内地的《远去的飞鹰》、《无问西东》、《凭栏一片风云起》……

无一不是由航校学员真人原型,改编得来的影视剧。

但无论是哪部剧,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中杭飞机制造厂。

恰恰就是这家飞机制造厂,才是重中之重。

与中央航校仅一墙之隔的中杭飞机场。

会将厂棚里制造装配好的飞机,推到航校的跑道上。

然后再由航校的教官试飞成功后,直接交付空军使用。

航校“四大金刚”之一高志航驾驶的霍克-3式战斗机,就是在这里生产组装的。

1934年,中杭飞机制造厂正式投入运营。

它是中国早期,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飞机制造厂。

当时的内部设施,在后世看都非常洋气。

不仅有供员工居住的多层别墅、游泳池、休闲俱乐部。

还办有医院、幼儿园和小学。

员工公寓里一律配有独立卫生间、电话、暖气。

只可惜,中杭飞机厂只存在了8年。

一直遭受日机重点轰炸的中杭飞机,

即便在之后迁去了中缅边境的云南,依然抵不住日军的疯狂轰炸。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自炸身亡。

但从这家制造厂走出来了的高工,却不在少数。

其中最牛的一位,便是钱老的导师、号称“波音之父”的王助教授。

时至今日,谁又能想象。

能同时玩转民用、军用航空和航天三大领域的百年企业“波音”,首任总工竟是一位名叫王助的中国人。

16岁那年,打小就聪慧过人、成绩优异的王助,被公费派往英—国留学。

到了英—国后,王助在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进行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