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南归犹念黄龙府(1/2)

【事实上岳飞跟赵构的书信往来基本贯穿了第四次北伐的始末。

根据史册记载单单赵构前后发给岳飞的手诏就有“数百章”。

虽大多数已经佚失,但最终岳飞退军班师之前的部分奏对还是留了下来。

十八日时岳飞尚且还在反对班师,认为“强弱已现,功及垂成!”;十九日送上了张宪的临颖捷报;二十日跟赵构报告法办了一个临阵怯逃的官员。

二十一日尤其复杂,这天上午岳飞于朱仙镇击败金兀术的反抗,欢欣鼓舞的对麾下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同时还在军中接见了韩常的使者讨论受降事宜。

但短短半日之后,岳飞就一连收到数封赵构措辞严厉的手诏要求他班师,从“恭依累降御笔处分”记载当中不难看出,赵构多半是以降职甚至除名作为威胁要求岳飞退军,这也是史册所记的“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金兀术麾下的太学生不管是真实存在还是虚构,但“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一言确实精准的揭示了岳飞的窘境,面对赵构的威胁他别无他法,即便明知“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但也依然只能选择撤军。

开封百姓闻讯拦在岳飞军前哭诉,说金军知晓我等箪食壶浆迎接将军,如今将军退去,我等活路在哪里呢?

岳飞别无他法,含泪取诏书出示百姓,自陈“吾不得擅留”,于是开封府外哭声震天。

三日后撤至蔡州,更有一名进士对岳飞叩头不止哭诉,说我等沦陷马上就十二年了,听闻将军整军北来可谓是度日如年,如今故土渐复我等也以为故乡终于能重归华夏,将军却要弃掉垂成之功是何道理?

岳飞只能再取班师诏,衙门内外再次哭成一片,最终不得已在蔡州额外逗留五日将本地百姓迁移到襄汉。

岳家军班师之后金兀术第一个支楞起来,先是弹压整军“收复失地”,随后派出人手北上镇压各路义军恢复与燕京的联系。

第四次北伐功败垂成。】

〖郾城大捷,临颖大胜,颍昌大捷,朱仙镇大捷,不敌十二金牌。

其实不难看出岳武穆有上中下三个目标,最下是收复北宋故土,其次是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最理想的就是一杆子直接捅翻黄龙府,但赵构……

赵构真的自私到点子上了,后来明朝不也是,朱祁镇比谁都知道于谦冤枉但还是杀了于谦,都是那种知道自己失民心,但依旧不care很happy,把皇帝个人道德往下拉低一大截的存在。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惜哉。

我倒是觉得赵构真不傻,这逼反而是太明白了兼极度自私,毕竟往前看历史,有個叫刘裕的也是北伐一路连胜,然后回来就把皇帝废了。

换句话说,赵构需要的确实不是岳飞,他需要的是刘裕这样的枭雄来给他从物理上醒醒脑子。

李世民:惜哉壮志难酬。

刘备:惜哉河南河北百姓复入虎口。

赵匡胤:惜哉……

赵大你就别比比了,杯酒释兵权开的好头啊。〗

对后世后辈的指责赵匡胤只能默然以对,但看着那明明一路连胜大唱凯歌气势如虹的北伐骤然止步,他也一口气有点难以顺出来。

气不顺干脆就想办法出气,赵匡胤干脆努努嘴对着内侍示意:

“晓朕口谕宣给那晋王听,晋王品行不端,杖责一百,命其思过。”

刘翰在此自然是没有说话的份儿,而赵普则是琢磨了一下觉得一百杖也应该很难打出人命,因此也干脆就由着赵匡胤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